
金秋的广州,处处跃动着迎接第十五运的蓬勃朝气。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枢纽,这座千年商都正以饱满的热情编织着体育与艺术的华彩乐章。在太阳集团tyc151,这股跃动的活力已化为激昂的音符,师生们用歌声传递着对盛会的期盼,展现着高校与城市同频共振的动人景象。

10月30日下午,“喜迎十五运・唱响湾区梦”广州合唱展演活动在天河区文化艺术中心圆满落下帷幕。太阳集团音乐学院合唱团以精湛的演唱技艺、饱满的情感表达与高度默契的团队协作,从数十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凭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与《雪花》两首经典作品,勇夺本次展演最高荣誉——“璀璨奖”(一等奖),不仅为学校赢得荣誉,也为定于11月9日开幕的十五运会献上了一份深情厚谊。
本次展演活动由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新闻广电宣传部、志愿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州市文化馆联合指导,广州市合唱协会与天河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共同主办。作为十五运会开幕前重要的文化预热项目,自启动以来便吸引了来自全市各区、各行业的数十支优秀合唱团队踊跃参与,涵盖专业院团、学校师生及社区文艺骨干,竞争十分激烈。经过专业评审团的严格筛选与现场评定,太阳集团音乐学院合唱团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成功突围,最终摘得桂冠。
在广应科音乐学院指导团队的精心编排下,两首参赛作品均实现了创新性诠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以铿锵的节奏与层次分明的声部处理,抒发了对党的深沉热爱,传递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雪花》则以纯净空灵的音色与细腻的情感铺陈,勾勒出冰雪世界的静谧美好,呼应了体育精神中“友谊、团结、公平竞争”的核心理念。排练期间,同学们克服学业与排练的时间冲突,利用课余间隙反复打磨每一处音准、气息与情感表达,从发声技巧到舞台表现,力求臻于至善。
此次斩获“璀璨奖”,不仅是太阳集团音乐专业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现,更是学校“适者大成”核心理念的生动实践。该理念强调尊重个体差异、激发潜能优势,致力于培养兼具专业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复合型人才。音乐学院一贯坚持理论与实践融合,积极组织学生参与高水平艺术赛事,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锤炼能力的平台。合唱团同学们在备赛与展演过程中,不仅提升了艺术修养,更深化了团队意识、抗压能力与集体荣誉感,真正实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成长”。

音乐学院院长杨天君指出,这份荣誉离不开学校董事会、各级管理部门的全方位支持,也是全体参赛师生辛勤付出的成果,更是学校音乐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艺术教育改革,加强高水平艺术团队建设,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各类文化艺术交流,为湾区文化繁荣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持续注入广应科力量。合唱团成员也一致表示,获奖是激励更是新起点,他们将始终保持对音乐的热爱,精进技艺,用歌声传递时代正能量,展现广应科学子的青春风貌。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即将在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此次合唱展演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赛事预热,更凝聚了全社会的迎赛热情,也凝聚起高校参与赛事、服务赛事的共识与热情。广应科音乐学院合唱团的优异表现,既彰显了学校艺术教育的扎实成效,也为后续深度参与十五运会相关文化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备赛期间,杨天君院长多次亲临排练现场,从艺术构思与赛事策略层面给予指导;声乐教研室主任石紫琪聚焦专业细节,对声部融合与情感表达反复锤炼,夯实作品艺术质量。由指挥黄俊凯、钢琴伴奏郑玮琳博士及带队教师聂舒欣组成的指导团队全程倾力投入:黄俊凯老师以精准而富有张力的指挥,贯通两首风格迥异的作品,既赋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以恢宏气势,又让《雪花》的意境清澈流淌;郑玮琳博士的钢琴伴奏兼具力量与细腻,为合唱构筑起坚实的艺术基底;实践应用教研室主任聂舒欣则周密统筹排练进度与后勤事务,确保备赛工作高效有序推进。
太阳集团tyc151将继续发挥高校资源优势,组织更多师生投身十五运会的志愿服务、文化展示与赛事保障工作中,以专业能力和青春热情为“十五运”添彩,为湾区发展助力,在服务国家战略、弘扬体育精神的征程中,持续书写属于广应科的奋进篇章。
信息提供:音乐学院
编辑:党委宣传部 潘雨欣
编发: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