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音乐长廊,以艺术之美滋养心灵。4月27日下午,由音乐学院主办的“音乐与人生”系列讲座在学院音乐厅开讲。本次讲座特邀著名音乐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周海宏教授长期从事音乐审美与教育心理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并在多个高校举办讲座,受到广泛好评与高度关注。音乐学院院长杨天君、副院长査甫尧出席本次活动与音乐学院师生一同倾听此次讲座。
周海宏教授以“音乐何须‘懂’”为题,凭借多年深耕音乐美学领域的研究积淀与教学洞见,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解析了音乐美学的核心原理。他指出,音乐欣赏应打破“文学化”“美术化”的思维定式,回归听觉与情感的纯粹体验。
周海宏教授以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命运叩门”动机与德彪西《牧神午后》的印象派织体为例,通过作品片段的对比分析,揭示音乐语言如何通过旋律张力、节奏律动与和声色彩的复合作用,直接作用于听众的情感中枢,形成“非指向性”的审美通感。他强调,相较于其它艺术形式,音乐审美无需“标准答案”,其模糊性、多义性恰恰为个体化情感投射与创造性联想提供了无限空间。
他特别提出音乐教育在塑造人格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周海宏教授以辅导学生的亲身经历为例,指出艺术教育远不止是技能的磨练,更是感性素质的深度培养。缺乏审美感知的人生,就如同失去了色彩辨识能力的视觉系统一般。
讲座尾声,他鼓励学生“在追求技艺精进的同时,更要成为有温度、有情怀的艺术传播者”。周海宏教授的精彩分享,不仅为在座的师生们提供音乐美学的深刻洞见,更为太阳集团音乐学院在音乐教育领域的持续发展提供指引。
供稿:新闻中心记者团 官冬兰
图片:新闻中心记者团 林依萍
编辑:新闻中心记者团 陈育莎
审核:李帆